欢迎来到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担保业务

北京畅融工程第十场月度活动在昌平区成功举办

来源: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19-08-20 10:50:39 浏览次数:

北京畅融工程第十场月度活动在昌平区成功举办

 

db9d87a5c2e796962b09983bce9c49ec.jpg


2019年8月16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市金融监管局和昌平区政府联合,在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畅通融资渠道、优化营商环境,为昌平区医药健康、能源科技等重点企业做好服务”为主题,举办了北京畅融工程月度活动暨昌平区能源科技、医药健康等重点企业与金融资源对接会。市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妍,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蔡艳艳,北京中关村银行董事长郭洪,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马东祺出席并致辞,昌平区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小利出席。昌平区能源科技、医药健康等74家企业代表以及34家金融机构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业已成为北京市的第一支柱产业,上半年金融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19.3%,依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优质经济资源不断配置到高精尖产业,引领着北京产业转型升级。昌平是北京的新城和科教新区,是致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活力之城。近年来,昌平区经济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创业创新持续活跃,“国高新”企业突破1200家,2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榜单,专利申请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增长9.9%、12.5%,商标总量居首都五个新城首位。未来,昌平将重点在未来科学城东区重点布局能源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谷”;在生命科学园重点布局医药健康产业,建设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与此同时,区内金融机构加快集聚,全区共有各类金融及投资机构3300余家,汇聚了泰康人寿、中意资产、瑞信方正等一批龙头企业,21家银行在昌平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在昌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北京金融业承担着引导优质经济资源高效、合理配置,支持昌平发展的重要使命。


  李妍同志在致辞中指出,实施“畅融工程”是北京市引导金融资源高效配置,促进银企常态化对接的一项重要机制,是北京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讲话精神,着力缓解科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8”政策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初,本市提出建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1+8”措施体系,其中“1”是一套监测指标体系,“8”是八项具体工作措施,包括融资担保平台、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续贷机制、企业债券融资、企业股权融资、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对接机制、营商环境建设8个方面。目前,1套指标体系已经建立,8项工作机制积极推进,特别是在3个领域实现“率先突破”,一是在全国率先推出贷款续贷机制。二是在全国率先建立动产担保统一登记系统。三是科创板上市申报受理企业家数、首批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


  李妍同志强调,实施“畅融工程”也是市金融监管局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的一个积极探索,为拓展“畅融工程”的服务时间和空间,市金融监管局还开发了畅融工程公众号,设有“一会一档”及机构服务板块。金融机构和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搜索“畅融工程”关注并注册,从中获得最新的项目、活动、金融产品等信息。市金融监管局将通过这个平台为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服好务、搭好桥,让金融机构和企业达到共赢的目的。


  蔡艳艳同志在致辞中强调,今年是昌平区金融改革的关键之年,随着区金融办挂牌成立,昌平区要持续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金融机构作用,做好金融活水的疏通和引流。加强与优质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在助力昌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开展更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她希望携手区内各金融机构,深刻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关于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精神,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力争创造更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在对接会上,市金融监管局对《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意见》进行了解读,昌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介绍了全区融资需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了银政合作签约背景及合作内容签约项目,建设银行昌平支行介绍了建设银行智慧政务情况。昌平区金融办分别与中信建投、中信证券签署了企业上市服务框架合作协议,昌平区市场监管局分别与建设银行昌平支行、工商银行昌平支行、中国银行昌平支行签署了银行网点一站式工商登记服务协议。活动还围绕推动未来科学城建设和能源科技、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分别就未来科学城相关重点建设项目、能源科技企业融资项目、医药健康企业融资项目、母基金和直投基金投资项目等进行了多项签约,结成了丰硕的交流成果。


  此次活动,由市金融监管局和昌平区政府共同牵头,联合辖内有关部门,为昌平区能源科技、医药健康等60余家重点企业与优质金融资源搭建了全方位的交流对接平台;与会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与金融机构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畅融工程”已举办了29场对接活动,包括1场年度活动、2场季度活动、10场月度活动、16场周活动,累计服务金融机构900多家次,对接企业近1300家次,参加人数超过3400人次。从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了解到,至6月末,本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9.7%;比去年初增加3875.1亿元。本市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590.7亿元,同比增长40.9%,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30.7个百分点。本市中资银行高新技术产业人民币贷款余额4299.2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高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4.4%、24.2%、52.0%、23.9%。



上一篇:科技让普惠金融更有个性和温度 下一篇:2019年上半年全市金融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