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协会资料

在协会五届一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来源: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25-08-16 22:19:58 浏览次数:

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会长 臧晓松

2025年5月21日)

 

各位理事单位代表、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代表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就《协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工作报告》作简要说明。报告全文已印发,以下就核心内容作说明,并通报协会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关于2024年行业运行情况

根据协会统计,2024年全市正常开展经营活动的39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总额396亿元、同比增长0.8%,净资产总额 354亿元、同比增长5.7%,从业人员1981人。其中,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共有19家,注册资本合计274.07亿元,较上年增长1.86%,在职员工总计1359人,从业队伍总体稳定。2024年,全市担保机构新增担保总额1801亿元,同比增长9.8%,行业运行稳中有进。新增融资性担保业务1456亿元,同比增长13.6%,服务企业、“三农”和个体工商户等各类经营主体超过82万户。截至2024年末,全市担保机构融资性担保在保余额1268亿元、在保户数57万户。从企业划型来看,2024年全市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新增担保1192亿元,同比增长25.5%,服务小微企业主体7万余户,同比增长21.5%,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作用显著。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政策性功能充分发挥,引领全市信用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2024年19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融资性担保业务1354亿元,同比增长15.1%,业务规模占全市93%。截至2024年末,19家机构融资性担保在保余额 1177亿元,占全市92.8%,行业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突出。从政策性业务来看,2024年19家机构新增“支小支农”业务约65万户、金额117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5%和24.6%;同时,政策性业务综合担保费率已降至1%以下,较“十四五”初下降25%左右,切实降低了小微、“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此外,2024年北京市新增纳入国家融担基金合作业务361亿元,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的第16位。

二、关于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当前行业发展亟待破解的掣肘问题与深层矛盾有:第一,经营环境形势严峻复杂,行业生存和发展压力增大。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以及中美经贸摩擦,使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普遍加大,部分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导致担保行业的代偿率上升。另一方面,银行在银担合作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银行信贷业务持续下沉和普惠业务审批政策不断放宽,挤占了担保公司的有效市场份额。在市场空间收窄的情况下,担保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业务质量持续下滑,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第二,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大数据资源不足问题显著。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大数据资源不足问题显著。从实践看,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业内各机构提升普惠金融供给的有效手段,我市主要担保机构全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随着转型不断深入,瓶颈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政府部门掌握的金融数据对政府性融资担保的开放不足,相关数据缺失对担保机构基于大数据的风控建模和业务评审造成影响,成为提高普惠业务产能和效率的掣肘。

第三,政策性金融发展要求提高,担保体系建设还需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担保机构业务前景十分广阔。这也对我市担保机构在资金实力、技术能力、人才队伍、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还需要从信用担保体系整体角度出发,健全完善资本金增资机制、奖励补贴机制、风险补偿机制、代偿处置及核销机制等,增强主要机构资金实力、促进行业数字化发展、支持业务模式创新、化解风险代偿包袱,从而不断增添体系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三、关于协会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部署,推动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健康、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针对行业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存在问题,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就行业发展充分收集19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意见建议,形成《关于北京市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呈交市财政部门,争取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在风险补偿、奖励补贴、银担分险等方面出台精准有效的具体措施,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争取政策红利。

今年协会承担了市财政局委托的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课题研究工作,从年初以来,协会按照市财政局和市融担基金集团公司要求,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推进工作。一是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收集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及其他省市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相关的政策文件、业务数据、案例资料等,并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协会赴四川省、上海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专项调研。4月下旬,协会协调组织了有丰富行业调研和政策研究相关经验的专家等,赴四川省和上海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专项调研。本次调研与四川省财政厅、上海市财政局以及当地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科技型企业、银行等,就政府性担保体系建设政策、科创企业专项担保政策、风险分担机制、银担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座谈和交流,学习借鉴两地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经验。此外,拟对京内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机构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补充调研。通过深入调研,研究我市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实的政策建议,最终形成关于科技创新专项担保的课题报告。市财政部门将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出台北京市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具体政策及专项担保计划补贴政策。



上一篇:2024年协会工作总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