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政策法规

“政策50条”助力国家文创实验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文创实验区网站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19-01-29 11:56:04 浏览次数:

“政策50条”助力国家文创实验区高质量发展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正式发布促进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国家文创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政策50条”,“政策50条”涵盖品牌提升、信用体系、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旗舰企业、精品园区、文化贸易、风投奖励、上市融资、四板奖励、孵化创新、人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文化保税等15个领域,共计50条具体支持政策条款。

“国家文创实验区此次推出‘政策50条’,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国家、北京市的最新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立足朝阳区发展实际,结合当前文化产业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升级政策创新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更好地汇聚文化资源,持续释放潜力、激发动力,引领带动朝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高地。2018年6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提出要“全面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数字创意主阵地”。国家文创实验区“政策50条”中,加大了对文化科技融合的支持力度,着重从文化科技重点企业、研发经费、重大研发平台、发明专利、标准创制等维度,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具体条款包括:鼓励文化科技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认定一次性奖励5万元;支持文化企业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对文化类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研发经费给予10-50万奖励;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对于承担国家任务的重大研发平台给予不超过200万的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发明专利奖励,每件专利给予1万元奖励;构建数字文化领域标准体系奖励,对于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的,以及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企业,给予10-50万奖励。

“国家文创实验区‘政策50条’通过支持文化产业关键领域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专利申请等,鼓励文化企业参与文化科技攻关,增强文化领域的科技应用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科技成果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高地。”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聚焦文化金融融合,打造文化金融创新引领区。金融支持是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目前,国家文创实验区初步探索形成了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多元化、多层次文化金融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打通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文化金融合作,此次国家文创实验区“政策50条”进一步加大文化金融政策力度,集成各类金融服务资源,帮助广大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对文化企业购买经认定的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评级结果达到BB-等级以上的,给予50%信用评估报告费用补贴支持,最高不超过1万元。对于文化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给予50%的贴息支持,最高不超过150万元;对于通过信用评价体系获得贷款的文化企业,给予50%-70%的贴息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认定的“蜂鸟企业”,给予70%-100%的贷款贴息支持,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文化企业通过信用担保方式获得贷款发生的担保费用,给予5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对“蜂鸟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发行公司债、信托计划等进行融资的,给予筹资利息70%-10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支持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政策内容。包括平台建设补贴、房租补贴、融资服务奖励等三个方面:对文化金融服务平台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建设费用补贴和每年不超过200万元的平台运营费用补贴;支持入驻文化金融服务中心的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给予一定额度的房租补贴,其中给予要素市场、股权交易平台每家不超过100平米、连续三年的房租补贴,给予金融服务机构按照每平米每天3元的标准、连续三年的房租补贴,最高补贴面积不超过400平米;对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服务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按照为朝阳文化企业提供实际融资金额的0.5%给予奖励,不超过200万元。

与文化金融政策相呼应的,是国家文创实验区近年来围绕构建文化金融服务体系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在全市率先探索建设“信用筑基、政策架桥”服务模式的基础之上,推动形成了“依托两大载体(国家文创实验区企业信用促进会和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两个支撑(政策支撑和服务支撑)、形成两个闭环(“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的信用融资服务闭环和“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投贷联动、上市培育、政策支持”的股权融资服务闭环)”的文化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类需求,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打造文化金融创新引领区。

聚焦品质提升,促进园区品牌化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内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化、品牌化特征明显,为引导园区提升运营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园区品质、贡献“双提升”,结合北京市新出台的政策,实验区“政策50条”中,针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给予分类支持。对新获得国家有关部委授予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基地,新获得北京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以及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分别给予50-200万的一次性奖励。对于通过旧工业厂房改造、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和农村集体产业项目选择“高精尖”等方式,疏解非首都功能,“腾笼换鸟”,新转型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建筑规模在2万平米以上,且引进在朝阳区进行工商注册、纳税和统计登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或租赁面积)占全部入驻企业数量(或总面积)60%以上的,按照不超过其总投资3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园区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同时,积极鼓励现有文化产业园区积极提升园区品质、提高服务质量,新增对于已建成园区积极发挥公共服务作用和社会价值的奖励条款,对于成效突出的园区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支持园区打造博物馆、美术馆、实体书店等公共文化空间,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

聚焦上市企业培育,拓宽多层次融资渠道。国家文创实验区高度重视文化企业上市推动工作,建立起上市企业的“战略储备库”,为拟上市企业创造各种条件加速上市步伐,加大企业上市、人才引进、高管服务等政策服务力度,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政策50条”中,对于企业完成上市辅导和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分阶段给予共计500万元的奖励支持。对于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分阶段给予300万元奖励。对企业在境外知名证券交易市场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IPO)的,参照境内上市的标准(合计500万元)给予奖励。 对企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在其满足一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专家评分,给予总额不超过100万元的奖励。鼓励文化企业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并购重组,对符合特定条件的企业,给予总额不超过350万元的奖励。对文化企业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四板市场”成功挂牌的,给予一次性奖励支持5万元。对获得天使投资人、风险投资机构等投资的文化企业,从单一投资机构获得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给予获得累计投资额1%的奖励支持,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聚焦国际化优势,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立足国家文创实验区国际资源丰富的特征,支持文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开展海外投资、并购等业务,推动文化“走出去”。积极吸引海外文化企业落户国家文创实验区,提升国家文创实验区双向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聚焦文化产业领域新一轮扩大开放改革政策,加快政策先行先试,积极吸引试点项目落地。允许外商投资者在国家文创实验区独资设立演出经纪机构、投资音像制品制作、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及设立娱乐场所等。对新获得认定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从事生产开发的文化企业,年出口额超过200万美元(含200万美元)的,给予年出口额1%的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同时,“政策50条”还对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孵化创新、文艺精品创作、公共平台建设、驰名商标、文化人才等制定了相关支持条款。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方面,对于文化企业通过经认定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进行知识产权转让交易、且单笔交易标的额度不低于500万元的,按交易额1%的比例给予权利人奖励支持,每家企业每年累计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还包括推动支持文化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工作,支持向文化企业提供孵化、登记、维护、开发、交易、输出等服务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根据其具体效益和影响,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孵化创新方面,对新认定为国家级、市级、区级文化产业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等创新平台的,一次性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对培育出上市企业、“蜂鸟企业”的双创空间,按照每孵化出1家企业(在孵时间不少于6个月),对其运营机构相应给予20万元的奖励资金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方面,对于文化企业作品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的,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获得国内外权威机构评选的行业公益类奖项最高奖的,一次性奖励80万元。对于精品演出剧目、优质影片等生产创作,最高可一次性奖励50万元。公共平台建设方面,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传播平台、高端智库平台、文化协同创新平台等且作用突出的,给予100万或200万元支持。驰名商标方面,对新荣获 “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文化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对新荣获 “北京市著名商标”称号的文化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文化人才方面,对于国际文化商务、高级精英管理、创意创新及技术研发等文化产业人才,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资金支持。

上一篇: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政策50条” 下一篇:中国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 证监会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