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行业研究

国外信用担保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wangjc 责编: 时间:2016-09-09 14:48:44 浏览次数:

 

国外信用担保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信用經济,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是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以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为切入点,营造有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信用环境,对于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日本、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展了信用担保业务,积累了一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对发展和壮大我国的信用担保业务,建立信用担保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本的信用担保政策

 

日本拥有被概括为一项基础、三大支柱的信用支撑系统,保障信用保证制度正常发挥作用。一项基础即基本财产制度。日本信用保障协会的基本财产由政府出资、金融机构摊款和累计收支余额构成,并以此作为信用保证基金,承保金额的法定最高限额为基本财产的60倍。国家立法明确规定各都道府县政府给信用保证协会补充资本,列入预算。金融机构出捐负担金,信用评级机构安博尔力创信用服务业第一品牌,成为信用保证协会资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三大支柱分别是(1)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政府出资成立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对信用保证协会进行保证保险。当信用保证协会对中小企业实行信用保证时,按一定条件自动取得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的信用保证保险。由协会向公库缴纳相当于保证费收入40%的保险费,当保证债务实行代偿时,由保险公库向保障协会支付代偿额70%的保险金,如果代偿后债权最终回落,协会将保险金归还保险公库。这样,能提高信用保障协会的信用保障能力和收支平衡能力。(2)融资基金制度。信用保证协会通过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从政府筹措的借款,存入相应银行,由于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放大能力,可以按多倍的乘数效应为银行作担保放款提供资金来源。信用保证协会筹措融资基金执行政策性利率,转存金融机构实行商业性利率,两者利差进一步提高了信用保证协会收支平衡能力。(3)损失补偿金补助制度。指对于信用保证协会代偿后取得求偿权而不能回收的损失,最终由政府预算拨款补偿。综合起来,信用保证基金制度和融资基金制度解决了信用保证的实力、融资来源,并通过存款业务提供业务运转所需经费。信用保证保险制度和损失补偿金制度分担并最终承担了信用保证风险,保证了信用保证协会作为独立法人具有极强的公共保证能力和无可置疑的信誉。

 

二、美国的信用担保制度

 

美国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已有很长的历史,有与之相适应的竞争性市场、行为规范的企业、健全的法制系统和发达的金融制度,与金融及投资担保业相配套的信用制度和投资顾问制度也十分完善,美国的担保也形成了几大特点。

 

1.政府对政策性担保机构给予支持

 

为鼓励本国产品出口和小企业发展,美国进出口银行和小企业局都开展担保业务,为政府政策性目标服务。一旦这些机构的资金发生困难,政府会及时注入资金,给予强大的支持。

 

2.企业行为规范、法制系统健全

 

企业主和经营者法制和信用观念较强,加之完备的社会监督机制,美国企业的经营行为大都比较规范。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比较真实,会计师和律师提供的分析和评价报告一般也比较可靠,企业资产产权制度比较清晰,担保机构进行项目评价,业务安全运做环境较好。

 

3.信用制度完善,拥有信用评级制度

 

美国凡经营业务与信用相关的投资、担保、证券、顾问、基金等机构都要经过信用评级公司的信用评级,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结果,直接影响到要求担保者的市场融资成本高低,作用很大。

 

4.金融制度发达,政府、企业、银行互相联系

 

美国金融业发达,金融市场十分成熟。商业银行可以把政府担保的贷款通过资金出售给退休基金之类的机构投资者。这样通过担保,把在基金上孤立无援的中小企业与庞大的金融市场联系起来,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也通过担保统一起来。

 

5.高效率的顾问制度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从事基金、证券、担保、评价及会计、法律、专业技术等咨询服务的中介机构很发达,大都集中了一批在该领域内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并拥有有效的专业化信息系统。这些机构的分工与协作不仅提高了专业化水平,而且对提高国家经济生活的质量也很有益处。

 

6.分业竞争格局清晰,互不干扰

 

美国金融企业众多,其经营范围都集中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内,行业区分十分清晰。例如,信用评级机构安博尔力创信用服务业第一品牌,中国的高新技术融资担保业务,在分业竞争的美国则不属于担保范畴。他们认为,高新技术即未市场化的技术,对此类技术的投资属于对新概念的投资,应由专业风险投资公司去做,担保公司承做此类业务,承担风险,而让别人使用借贷资本享受利益,不是商业行为,带有政策性倾向。

 

 

 

三、欧洲国家的信用担保制度

 

德国、法国、瑞士、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实行信用担保的机构很多,综合起来,这些国家实行信用担保的主要特点在于:

 

1.贷款担保业务少,担保与保险划分不明显

 

欧洲国家担保和保险区分不明显,他们认为担保是保险的一种,两者没有明显性质区分,只是操作形式有所不同。一般意义下,担保是对特定用户给予的信用,因此领域较窄,承担的责任较大,风险度高。保险险种多,市场领域宽,风险不大。欧洲担保或保险的主要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一般信用担保,包括出口信贷担保、进口信贷担保、招标担保、维护服务担保、执照担保、关税担保。二是履约担保,包括建筑合同担保、供货合同担保、付款合同担保、银行间的偿债担保、贷款担保(业务量很少)。三是雇员忠诚担保,包括对公司员工、个别员工、关键位置人物、关键人物发生严重违规违纪或者偷窃公司财务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由担保人负责赔偿。

 

2.具有规避风险的再保险制度

 

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保险市场已经或者正在趋于完善。从组织体系看,担保或者保险机构与再保险机构、银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担保或者保险公司都购买一个或一个以上再保险公司的保险,再保险公司与保险机构往往互为股东,互相关联、关系密切。从操作方式看,担保的风险规模决定于购买再保险的能力。购买的再保险越高,自己承担的风险范围越小,反之,保险机构自己就要承担高额保险。

 

3.泾渭分明的政策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

 

欧洲某些担保机构既承做政府支持的政策性担保项目,也有公司自营的商业性担保项目。政府项目决策权在政府,由公司代表政府做业务,赔付由政府承担,或者政府定期给公司注入资金补偿公司损失,一般不需要再保险。公司自营项目风险由公司自行承担,并通常由私有的再保险公司分散风险。两种担保业务泾渭分明,公司设立两个帐户,互不干扰。

 

 

 

四、国外担保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政策性担保业务的开展要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外政府对担保业开展政策性业务均提供了不同形式的大力支持,扶持担保业的顺利成长。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发展担保业,政府投入应适当加大力度。主要可以从几方面考虑:一是适当增加担保公司的投入资本,按人民银行规定,担保公司可以按照资本比率,放大10倍做业务,在担保公司本身资本量不大的情况下,这样容易限制担保公司的业务量。二是由于担保业务的政策性功能和非盈利性特点,可以考虑适当减免一定税费。三是对有担保的银行贷款,银行可以按这部分贷款计提的坏帐准备金或将计提的坏帐准备金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担保公司。四是政府可以允许担保公司以较低的成本筹资建立担保基金。

 

2.联系中国国情,适当拓宽担保业务范围

 

担保公司可以加强对国外担保业的研究,确定自己的主营业务和发展方向。目前国内担保公司主营业务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信用评级机构安博尔力创信用服务业第一品牌,这是一个高风险担保项目,在国际上业务量开展很少,但中国目前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贷款信用担保仍有很大需求。这就要求担保公司在充分联系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适当开展符合国际潮流的担保业务,比如外汇转移担保、合同履约担保、出口担保、海关税收担保、付款担保等等,一方面将扩大担保公司自身的业务领域,同时可以分散高风险。

 

3.完善相应支撑服务体系,降低担保业风险

 

担保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相应配套支撑服务体系。一是逐步建立担保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担保公司可以聘请国际知名机构对自身进行信用评级,并在行业内形成制度,可以增强担保公司自身的信誉,树立良好形象,更有助于更好地和银行或其他金融单位开展业务,改变每个银行都对银行有评级标准,互不公开的混乱局面。二是担保公司或评估机构可以与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逐步对一定地域内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有助于担保公司更公平、合理、高效的开展业务。三是发展完善保险业务,适当探索再保险业务,降低担保机构风险。

 

 英美消费信贷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

 

经济增长,首看消费。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GDP增长约0.5%。目前我国最终消费里居民消费占81%左右,在过去的20年中,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又一直在60%上下,“消费”这“头驾马车”能否跑得快,既关系到民众的就业机会与收入增长,又关系到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更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投资效益和GDP的稳定增长。为此,我国在199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立了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消费、刺激消费、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如中国人民银行在199932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就是其中的一项。然而,消费信贷叫好不叫座。消费信贷轰轰烈烈推出,一年来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与国人“无债一身轻”、不愿“寅吃卯粮”的消费观念有关,也与居民预期收入不乐观有关,同时与当前我国消费信贷法制不健全也有一定关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和借鉴消费信贷发达国家的消费信贷法律制度,有利于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信贷法》,有利于规范和促进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英国的消费信贷法律制度

 

1.英国消费信贷立法沿革

 

在英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历代王朝的会议和普通法完全忽视对消费信贷的规范。在1854年以前,仅存在一些控制高利贷和当铺老板活动的法规。在信贷领域,法律起初关心的不是保护债务人免受债权人的刁难,而是确保一个人不至于自由自在地通过秘密转移其财产给第三人而击垮债权人。1571年,英国通过了《防止欺诈转让财产法》,该法律认定欺诈债权人的财产转让无效。

 

1)销售证法案。第一部《销售证法案》于1854年通过,该法案要求已经填写的销售证必须登记。1854年法案在1866年作了修改,后来被《1878年销售证法案》所取代。四年以后,《1882年销售证法案修正案》对1878年的该部法案作了补充。该修正案要求,销售证的抵押应该采取法定的形式,并有适当的人证;禁止对以后获得的财产的销售证予以抵押(其原因是,除了某些例外,个人不能授予有效的浮动抵押)。销售证法案在1890年和1891年修正后,保留至今。

 

2)放债人法案。1854年至1900年之间,放债者享有一段无比自由和繁荣的时期,这导致了严重的弊端,欺诈和勒索横行。由于担保的强制执行,借款人境遇凄惨、生活艰难。这样,1900年第一部《放债者法案》通过了。1911年对1900年法案作了修正之后,《1927年放债人法案》的通过大大加强了借贷立法。该法案用每年颁发执照来代替登记,并对放债人寻找业务的方法给予严格限制。1927年法案有利于保护小额借贷人,但过于繁琐的技术性规定严重地阻碍了合法的商业交易。

 

3)分期付款销售和租购立法。信贷领域的英国法,总是以明确区分“贷款信贷法规”和“销售信贷法规”为特征的。贷款放贷,在1854年以前从属于高利贷立法,在1900年以后受放债立法控制。书面动产抵押或销售证担保下的抵押权人的权利,受1878年和1882年销售证法案、1890年和1891年小篇幅的修正案制约。商品信贷销售,在英国法上从来不被认为构成一种贷款,从而也就没有引起《放债人法案》的适用。同样,有条件销售或租购协议下的所有权保留,不是一种为贷款所作的担保,从而不属于《销售证法案》的范围。

 

4)规范租购和有条件销售协议的成文法。在普通法中,租购协议不是一种销售合同,从而不属于《商品销售法案》和《1889年代理商法案》调整销售合同条款的适用范围。然而,随着租购立法的到来,对租购和有条件销售的处理是极为相似的。第一部专门调整租购的法令是《1932年租购和小额债务(苏格兰)法案》,后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部统一的法案——《1965年租购法案》。1965年法案在首次颁布时,适用于所有符合以下条件的租购和分期付款销售协议:租购价或总的购买价不超过2000英镑,并且,租借者或购买者不是一个法人团体。最高限额在1978年提高到5000英镑,1983年提高到7500英镑。《租购法案》包含有规范如下内容的条款:合同格式;在适当交易场所以外的其他地方签订协议的租借者或购买者的取消权;用来保护租借人或购买者的一系列事项,包括当租购价或购买价的13已被付清或被清偿并且他没有自己终止协议时,禁止从他那里收回商品。1965年法案在1985519被废止。

 

5)权限管制。根据《1964年紧急法(重新制定和撤消)法案》第1条,英国贸易部被授权制定法令来管制用租购和分期付款方式出售商品。此时制定这些法令,不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而是为了控制经济过热。《1982年租借、租购和信贷销售协议管制(撤消)法令》,撤消了这些法令,权限管制结束。

 

6)自愿法案。19689月,英国政府任命克劳瑟勋爵为消费信贷委员会主席,首次开始对消费信贷作大规模综合研究。19713月,该委员会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报告,这就是在英国消费信贷立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克劳瑟报告》。19732月,政府公布了《自愿法案》说明,该说明要求那些借款给公众的人遵守实施《克劳瑟报告》的立法说明。《自愿法案》设定了贷款给个人、处理信贷成本的公布(表述为数量界限和真实的百分比标准)和经纪人佣金的总指标。该法案意图提供一段冷却期,在这段时期,借款人可以撤回交易而不交费,并对抵押人违约情况下抵押权人的救济予以某些限制。

 

7)消费信贷法改革白皮书。19739月,英国政府提出一份《消费信贷法改革》白皮书。表明了通过立法最终实施整个克劳瑟委员会关于消费信贷法建议的打算。白皮书是一部特别有用的文献。这部文献不仅在正文中描述了未来消费信贷议案的范围,而且在附件中提出了许多从属于《消费信贷法案》规范的建议内容,包括根据真实的百分比标准计算借款成本表的数学公式。白皮书表明了政府关于委员会对《放债和担保法案》中的整个信贷和担保法律进行根本性重组计划的最近考虑。

 

8)消费信贷法案。197311月初,《消费信贷议案》已经递交议会,该议案共有96页。该议案由于起草明晰、条文全面受到议院双方广泛欢迎。其后,英国发生经济危机,工人罢工,政府号召大选,议会被解散,《消费信贷议案》与88个其他议案一起被丢失。然而,新的当局在大选结束后,马上在上议院重新提出了形式极为相同的议案,这就是1984731通过的《消费信贷法案》

 

2.英国《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

 

英国《消费信贷法案》的某些部分在通过之日实施,从1985520日起法案全部生效。《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废止了《1965年租购法案》、《1967年(租购)广告法案》、《19001927年(租购)广告法案》和《18721960年经营当铺者法案》,代之一种覆盖各种形式的消费信贷、崭新而全面的法规结构。《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放弃了销售信贷与贷款信用的两种分法,而表现出一种以机构为基础的放贷立法特点。《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主要规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适用范围。《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试图覆盖所有形式的消费信贷。该法采用列举方式规定以下内容不属于该法案调整:一是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二是超5000英镑的合同(法案生效时,最高限额增加到15000英镑),此金额是指所借的货币,不包括信贷成本和利息;三是低于30英镑的合同,如果租购和有条件销售合同所涉及的金额低于30英镑,则仍属法案调整;四是抵押贷款;五是要求偿还次数不多于4次的债务人-债权人-供应商合同; 六是利息收费很低的合同(达到13%或者英格兰银行的最低利率再加1%);七是电话或仪器设备的租借。

 

2)关于消费信贷的职能划分。《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认可了如下三种从职能上对消费信贷所作的划分:一是与供应商相关联的信贷和与供应商非关联的信贷。与供应商相关联的信贷(法案中叫做“债务人-债权人-供应商信贷”),是供应商自己提供的信贷,也可以是追随供应商的第三人或意图与供应商达成约定的第三人提供的信贷;二是固定金额信贷和循环信贷;三是担保信贷和非担保信贷。

 

3)关于牌照制度。消费信贷法案要求从事消费者信贷、消费者租借或辅助信贷业务的那些机构,必须领有牌照。公平交易局对实施这项制度负责。

 

4)关于冷却期。如果协商中存在口头抱怨,或者消费者是在放贷人通常工作场所以外签订的合同,法案第67条规定了一个冷却期。这种合同叫做可撤消合同。合同签订后七天之内,放贷人必须在第二份合同副本里通知消费者他有撤回权。收到第二份合同副本后五天内,债务人可以用书面形式撤回合同,信贷合同因而被撤消。如果在取消前消费者支付了第一期款项,他可以收回他的货币。这些规则对小额的合同和低利率合同不适用。

 

5)广告和信贷营销。《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第43条至47条、第53条,重申了广告的真实原则,要求放贷人在广告中提供最低限度的信息,特别是放贷人必须表明有效的信用成本,禁止使用推销员等营销方法。关于上门推销,授予消费者对在家里或在消费者工作场所所订立的处于指定期间的各种合同的取消权。

 

英国《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对其他国家的立法产生过一定影响,美国和英联邦国家曾对其作过仔细研究,欧共体议会1986年颁布的《消费信贷指令》,就是以它为基础的。但是,克劳瑟报告提出的目标——改革支持个人财产安全交易的整个法律框架,并没有达到。同时,销售证法案和其他有关担保交易中第三方权利的成文法存在偏差,产生过一些麻烦和不公正。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英国《1974年消费信贷法案》的影响力

上一篇:借鉴德国经验办好中国担保 下一篇:深圳:新型金融担保业务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