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沈阳科技担保公司走好新时代担保之路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沈阳市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24-06-24 17:02:24 浏览次数:
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更好发挥政府支持和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科技强省战略实施,2019年12月,辽宁省按照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指导支持下,由辽宁省融资担保集团联合沈阳、大连、鞍山、盘锦、朝阳五市财政部门,采取省、市共建方式分别出资组建五家主要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的科技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合计27亿元,省、市各出资50%。这不仅是以股权投资和再担保业务为纽带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实际举措,也是通过机构创设和服务覆盖方式推动建立辽宁省科技担保服务体系的有益尝试和创新探索。
沈阳市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体系成员的骨干力量,在专注主责主业、创新服务方式和产品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得到政府、银行和企业各方积极评价和认可,2022年底,辽宁省担保集团和沈阳市财政保持同比例方式进一步增加资本投入,将其资本规模从5亿元增至10亿元,成为省内除省担保集团和省农担公司外首个资本规模达10亿元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一、立足科技型企业特点需求,积极转变服务理念
科技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轻资产、创新快、发展不确定性强等特征更加明显,并且科技担保服务模式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公司成立后,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固守传统的信贷担保思维定式,边实践、边摸索,逐渐形成了“信贷+投资”相融合的专业化、特色化服务理念,在项目调查评审中适当淡化对科技创新企业过往经营及财务指标的模式化评价,更加关注对企业“人、事、势”三要素的综合性研判,突出企业的价值潜力和“成长性”。
“人”,即重视对企业创始人、实控人及核心团队的专业出身、技术背景及合作稳定性的考察评价,是否符合“专业人”干“专业事”;“事”,即着重了解企业的主营业务、商业模式、技术能力、科技资质等,重点研判其是否具备较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势”,即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领域及赛道,重点研判是否符合国家战略导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前景以及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空间。
基于上述理念,公司研发推出了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目标客群的专属产品--“高新成长贷”。一些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尽管常规性指标“不好看”,如经营年限短、净利润为负、贷销比高等,但通过科技担保的增信助力,顺利获得银行认可,有效解决了流动性资金不足问题,帮助其扩产增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其中一些优质企业成功实现战投、并购、混改并向单项冠军、配套冠军和资本市场迈进;截至2024年3月末,剔除批量化业务,公司累计实现“首贷”服务45户、担保规模1.5亿元;实现“首担”服务190户、担保规模7.2亿元;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公布的上市后备库企业中,公司担保企业29户。
二、明晰方向定位,主动融入和服务重点产业发展
公司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贴区域产业布局和战略规划发挥服务作用,截至2024年3月末,公司累计实现融资担保规模约67亿元,服务企业3200余户次,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明显。服务过程中,依托沈阳在工业、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民主党派、科技创新平台、区域股权市场等交流合作,找准业务服务着力点,突出向科技型企业集聚的重点产业和领域进行倾斜,于2020年联合有关区县、银行和产业园区创新推出“园区集合贷”产品。
该产品以产业园区为基本组织单元,由园区运营机构向公司和银行分批次遴选推送需求项目,对单户额度不超过500万元且符合基础准入条件的企业项目,简化担保评审流程,银担双方平行作业、联动授信,推行“即贷即担”模式,并通过持续开展“扫园进企”,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更加贴近、精准、便捷的金融服务。该产品推出后取得良好市场反响,于2021年上升为市政府决策,列入《沈阳市促进国有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由市财政部门牵头在全市复制推广,并将试点范围由各“实体园区”逐步向农业产业链联盟、高新技术协会等“虚拟园区”延伸拓展,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
公司以产品为载体,主动服务融入和服务重点产业发展。截至2024年3月末,累计对接服务沈阳市产业园区73个,累计向我省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4个重点产业方向提供担保规模33亿元,服务占比接近50%。同时,紧贴沈阳市“东西汽车、南北航空”两个优势产业规划布局和发展步伐,主动靠前、深耕细作,持续加大对汽车及零部件、军民融合、航空航天等细分领域的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3月末,累计服务企业81户次,担保规模2.9亿元,其中有部分客户与沈飞、黎明、宝马、奔驰等行业头部企业新建或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担保服务,公司在帮扶优质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同时,也间接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及产业链的集聚发展。
三、紧跟政策导向,创新业务产品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质效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后,公司积极落实国家及省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有关政策,加快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多种方式支持科技创新主体融资需求。今年2月份,公司与微众银行合作推出“科创贷”产品成功落地,通过将担保增信嵌入产品系统模型,全流程实行纯线上、智能化操作,企业无需提交书面材料,并支持随借随还,截至3月末,已服务企业20户次,担保规模1811万元;同时,积极响应和宣传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企政策,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质押作为反担保措施的业务比例,帮助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变现,截至2024年3月末,累计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19笔,担保金额1.14亿元,帮助企业获得补贴99.48万元。
在省、市各项政策的支持引领下,公司坚持建制初衷不动摇,努力做强做大做优科技担保主责主业,进而引导银行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一方面,聚焦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公司运营以来开展的个案化担保项目,服务对象全部为具有相关科技资质或科技属性的企业主体,其中:截至2024年3月末,累计服务高新技术企业348户次、担保规模13.9亿元,占全部个案化担保业务比重分别为78.7%和78%;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58户次、雏鹰瞪羚企业151户次、科技型中小企业265户次。另一方面,通过担保增信,打通各项支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公司2022年、2023年平均担保费率分别为0.73%和0.81%,除担保费外,没有其他费用成本;同时,引导银行落实有关惠企政策举措,现有合作银行的企业担保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基本控制在5%以内,实实在在体现了政府性融资担保的政策导向和服务功能。
上一篇:天津中小担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津担”动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