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天津中小担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津担”动能
来源: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24-06-24 16:17:11 浏览次数:
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天津中小担)积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把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加快构建科技担保服务体系,创新特色产品、强化政银担合作、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将金融“活水”引入创新主导领域,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津担”动能。
构建科技担保服务体系,引金融“活水”浇灌科创之花
天津中小担以“津种子”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构建起涵盖科技研发、技术转移、产业化应用全链条,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通过“助跑+陪跑”的伴随式服务,引导和培育优质科创中小微企业走上“小升规、规成精、精上市”的发展路径,加速构建“育得活、留得下、有成长、能带动”的“企业-产业”双向可持续发展良性闭环。天津市滨海新区某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四年获得天津中小担的科技担保资金支持,担保金额由2020年的2900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1亿元,从“解燃眉之急”到“除后顾之忧”。在天津中小担的一路陪伴下,该企业逐步走向上市之路,现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登记,估值达到48亿元。截至目前,天津中小担共评选出10批159家“津种子”企业,服务金额超过40亿元,培育主板上市企业6家,另有8家在保科创企业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或申报阶段。
打造科技担保产品体系,施担保“底肥”厚植科创沃土
天津中小担立足天津市龙头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定位,坚持在服务天津市“十项行动”等政策要求中走在前、做表率,锚定天开高教科创园高质量建设要求,针对园内初创期科创企业特点,推出“双创贷、园区贷、科创通”等特色化、市场化、定制化融资担保产品,为科创型企业和大学生创业群体提供最高300万元、综合融资成本低于2%的低成本政策性担保贷款,进一步增强天开高教科创园创新创业活力;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技术、轻资产”的融资痛点,自主设计“知识产权链条系统”模型,融入“多层分险机制”,成功打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天津模式”,促使企业“知本”变“资本”。积极推进新型“政银担”分险机制,将其纳入天津市科技局“政银保”合作机制和天津市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合作业务范围,使科技担保能够持续稳定支持科创企业融资发展。
强化科技担保合作体系,聚融资“清泉”培育科创良田
天津中小担创新构建“投担联动”合作模式,综合运用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发挥融资担保“背书”作用,引入投资机构,引导社会资金为科创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性支持,发挥期限错配、资金互补优势,满足科创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化需求,最大程度提升科创企业股权价值,全方位赋能科创企业发展。2023年,天津中小担与东疆资本共同为东疆域内某科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资金2500万元、科技担保资金1000万元,全力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成为“科技+资本+增信”的综合金融创新服务模式典型案例。同时着力强化银担合作,持续推动银担直连落地,畅通科技金融脉络。截至2023年末,天津中小担已与10家银行建立科技担保业务合作,全年为近500家科创企业提供担保资金支持近20亿元,平均年化担保费率不足0.8%,切实提升企业贷款的获得率和幸福感。
加快数字技术转型赋能,插“数字翅膀”提升发展动能
天津中小担持续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数字化转型,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创新打造“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云平台(GCP系统)”,重构客户管理、尽调管理、项目管理、合规性审核管理等业务模式,推进直保业务、批量业务的全周期线上化,实现管理过程规范化、审批过程标准化、业务表单数据化、统计分析高效化,大幅降低传统业务操作的人工成本。坚持通过“平台化思维”打造融资担保服务生态,加强政担直连、银担直连、担担直连,逐步探索通过税务、银行流水、社保、多头借贷等多维度数据建立自动评分模型、反欺诈模型、智能风控模型等,持续提升风险准入规则的刚性控制能力。加快打破政银担三方信息壁垒,逐步完成数据管理、自动化签约、人脸识别等核心功能的开发与技术沉淀,探索打造多方协同办公、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下一步,天津中小担将进一步发挥科技担保作用,继续加强科技金融创新与探索,打造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政策金融工具,不断提升科技担保服务与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的适配度,营造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焕新的良好金融生态,为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