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协会资料

协会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 责编:崔富强 时间:2025-08-22 18:08:27 浏览次数:

2025年上半年,在第五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协会落实工作部署,积极履职尽责,经过协会全体人员和各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行业发展与协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召开五届一次理事会会议

 上半年协会召开五届一次理事会会议,本次会议通报2024年行业运行和协会工作,并征求对《协会五届一次会员大会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臧晓松会长就报告内容作介绍与说明,并对行业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会代表听取审议了工作报告,并发表了意见。会议通报新修订的《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章程》情况,协会根据市民政局印发的《北京市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通知精神,对《章程》作了相应修改,涉及的修改事项共有23项,本次会议通报了新修订的《北京信用担保业协会章程》有关情况,并就新旧章程的变更事项及相应影响进行分析。

二、开展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实情况课题研究

今年协会承担了市财政局委托的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课题研究工作,从年初以来,协会按照市财政局和市融担基金集团公司要求,制定了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推进工作。一是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收集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及其他省市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相关的政策文件、业务数据、案例资料等,并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协会赴四川省、上海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专项调研。4月下旬,协会协调组织了有丰富行业调研和政策研究相关经验的专家等,赴四川省和上海市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专项调研。本次调研与四川省财政厅、上海市财政局以及当地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科技型企业、银行等,就政府性担保体系建设政策、科创企业专项担保政策、风险分担机制、银担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座谈和交流,学习借鉴两地政府性融资担保工作经验。此外,拟对京内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机构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补充调研。通过深入调研,研究我市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实的政策建议,最终形成关于科技创新专项担保的课题报告。市财政部门将根据课题研究成果,出台北京市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具体政策及专项担保计划补贴政策。

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反映行业诉求,协助政府部门完善本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政策部署,推动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健康、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针对行业当前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存在问题,就行业发展充分收集19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意见建议,形成《关于北京市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呈交市财政部门,争取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在风险补偿、奖励补贴、银担分险等方面出台精准有效的具体措施,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争取政策红利。

四、汇总行业风险情况,争取风险补偿支持政策

今年以来,针对行业风险居高不下的实际情况,为掌握行业风险发生准确数据、风险特征及风险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业务风险。协会逐季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代偿挽损措施、风险化解建议、政策支持建议,上半年,协会已向市财政局两次专项汇报了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风险情况,为财政部门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出台风险补偿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举办《政府性融资担保管理办法》政策解读培训会

上半年,协会主办了《政府性融资担保管理办法》政策解读培训会。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各会员单位深入理解财政部等六部门最新出台的《政府性融资担保管理办法》(财金〔2025〕11号)文件精神,确保政策有效落实,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代表参加培训,此次培训会围绕两个主题进行,一是协会顾问秦恺对《政府性融资担保管理办法》从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政策支持、绩效考核及监管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提出了贯彻落实《办法》的意见建议。二是首创担保公司战略部的吴荻对《政府性融资担保管理办法》聚焦重点对象、发行债券担保及投贷联动、准备金计提和财政风险补偿资金会计处理、代偿资产处置等七个要点在《办法》出台前后的规定进行了对照解读,并分析了《办法》新规定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六、开展全市担保机构经营状况年度调查研究

为贯彻落实国办发〔2019〕6号文精神,深入了解我市担保行业发展现状,协会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对各单位2024年经营情况开展年度调研,在数据采集上重点对统计指标与内容的规范化作了改进,在最终形成的行业发展报告上对行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并就行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报告分别提交市财政、经信、金融监管和民政部门,政府部门对协会连续多年开展的行业经营状况调查研究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对协会提出的行业发展工作建议尽可能采纳吸收。协会还依据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评价办法,配合市财政部门开展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绩效评价工作,对19家机构的经营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七、继续做好工程担保、诉讼保全担保业务管理与服务

协会发挥在工程履约担保和诉讼保全担保两个非融资担保业务的协调、沟通、宣传与管理作用,持续树行业品牌,尽最大努力为会员单位拓展市场空间。上半年,协会对管理的工程担保机构遵守行业规则情况进行了抽查,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督促个别机构按期整改,持续维护巩固北京地区工程担保市场展业环境。协会保持与7家诉讼财产保全试点机构经常联系,积极配合解决经营中所遇问题,努力稳定现有业务规模,积极寻求业务取得突破。

八、一如既往做好协会信息宣传工作

协会继续做好行业发展政策宣传、会员动态发布、会员业务推介等信息宣传工作,上半年协会官网、公众号、头条号共发布此类稿件150余篇。协会注重各会员单位业务经营中好做法、好经验、先进典型的发掘与宣传。同时,协会加强与本市新闻媒体以及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中国担保》杂志的沟通联系,实时报送会员单位的工作动态,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

 


上一篇:在协会五届一次理事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